本台讯 如何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是教学改革努力追求的方向。河南省淮阳中学从初中教育开始,积极打造“人文课堂”,把人文知识、法制健康、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在丰富教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
淮阳中学初中部九年级数学教师雷莉在课堂上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那么它描写了黄昏日落时分的塞外特有的景象,如果我们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那么从这个自然现象中,你能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点吗,并且想象一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日前,在淮阳中学初中部九年级教学中,把唐诗植入数学课程,是雷老师打造“人文课堂”的发明之一。
淮阳中学初中部九年级数学教师雷莉:“黄昏日落时分,太阳和地平面他们之间先是相离,然后是相切,接着是相交,然后就是引入了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点”、“线”、“圆”这些数学图形中加入有诗情画意古诗词,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从今年年初开始,淮阳中学初中部三个年级所有课程全部实行“人文课堂”教学。
淮阳中学初中部九年级政治教师完颜艳梅:“学生在班集体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追求互利,共赢。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到班集体中。使学生更加理解这种知识,也就是把大的理论融入到生活中。
淮阳中学树立“大教育”观念,在应对考试命题变化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并运用到实际教学改革中,把“传统文化”、“人文时事”、“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道德法制”、“理想信念”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植入课堂。学科主任首先带头实施“人文课堂”,教师间互相观摩,直至全部实行
要求“人文课堂”要注重开发教材的人文素材和科学视野,既关注时事政治、重大节庆活动,也关注日常生活小事的人文价值,找好切入点,把它们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人文课堂”。
淮阳中学党总支书记朱焕兴说:“开展人文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让学生学习课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目前,周口市淮阳区教体局组织全区450多名初中教师,走进淮阳中学初中部的各个班级,现场观摩“人文课堂”。
周口市淮阳区齐老乡第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冯媛观摩后说:“今天听了淮阳中学高艳芹老师的数学课,她将生活常识、时事都引入课堂。”
周口市淮阳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梁琼说:“在课堂上,孩子们不仅提高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文化的传承,真正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峰淮阳台夏红星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