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播从来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任务,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责任。破解麦播难题,关键在主动作为。”
□刘一洁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这片中原沃土的麦播进度,始终牵动着国家粮食安全的神经。前期持续阴雨导致土壤偏湿,全省麦播被迫推迟,这一局面不仅关乎来年夏粮收成,更考验着我们守护粮仓的责任担当。抢时间、提质量,种足种好每一块麦田,是必须答好的政治题。
截至11月16日,全省整地面积8925万亩,小麦已播7760万亩,占预计面积91.3%。这一数字既说明麦播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也警示我们仍有任务亟待完成。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气温偏高,11月中旬完成播种的小麦,豫北地区尚可正常出苗,黄河以南地区可实现主茎2—3叶。但11月25日后播种的小麦,出苗时间将明显延长,部分地块小麦出苗困难。时间窗口已然收紧,容不得迟疑观望,更不能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麦播从来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任务,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责任。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每一粒麦种的落地,都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要清醒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麦播工作的推进力度,就是责任担当的体现程度。
破解麦播难题,关键在主动作为。面对不利天气,我省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对麦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麦播制定了任务书和时间表。各地要因地制宜拿出解决方案,组织农机服务队抢排田间积水,推广适墒播种技术;农技人员要下沉一线,指导农户选用耐迟播品种、控制播种深度;相关部门要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障,打通供应“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更要带头冲锋,走进田间地头,帮群众想办法、解难题,用“脚沾泥土”的务实作风,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时节不等人,农时贵如金。当前的麦播战场,考验着智慧与担当,更检验着初心与使命。只要我们把责任扛在肩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时播种,以精益求精的责任感种足种好,就能在有限窗口期里完成麦播任务,让希望的麦种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交上合格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