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点
“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精准指出河南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河南的社会治理实践不仅关乎一域发展,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
“要进一步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强化党建引领,锤炼能力作风,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近日,省委书记刘宁出席省政协专题座谈会,听取“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题研究情况汇报,对省政协围绕中心大局、高质量履职尽责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把调研成果运用好、转化好。
从“一号协商议题”说起
今年以来,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摆在突出位置。省政协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将“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作为2025年“一号协商议题”。
关于“一号协商议题”,十三届河南省政协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在“农业强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课题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一套相对成熟、卓有成效的运行机制,有效释放了专门协商机构效能。循此机制,省政协组建由孔昌生主席任组长,戴柏华副主席、汪中山秘书长任副组长的专题研究领导小组,邀请省直单位、专家智库、市县政协等各方面共同参与,采取“一个总报告+12个分专题”的方式开展研究。
课题组紧扣事关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关键因素,聚焦“五基四化”重点问题,赴浙江、江苏等省和省内14个市,沉到基层干部群众身边,共话柴米油盐,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实践、从现状问题到省情实际,进行了深度剖析,收集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以高质量的建言资政为优化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奠定基础,推动政协协商更富实效。
9篇社情民意信息的背后
6月9日至10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围绕“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进行专题议政,9名同志作大会发言,与会常委进行分组讨论,共商共研基层高效能治理良策。
“要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排查预防、精准分类施策等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构建贴近群众生活的协商场景,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丰富政协委员工作室、委员之家等平台功能,以协商之力赋能基层治理”……与会常委围绕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注重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推动基层协商与其他协商有效衔接等方面积极建言。
切中肯綮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肯定,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政法委等单位负责同志表示,高质量议政成果为破解高效能治理难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会后,省政协及时将会议开展情况报告省委,9篇口头发言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以协商之力赋能基层治理等建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细处下功夫、实处做文章,常委会专题议政后,专题研究组继续围绕主题深化研究,针对研究报告中平台建设和矛盾化解等内容,赴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开展补充调研,进一步摸清难点堵点问题、深化专题研究成果。
为助推高效能治理谋良策聚合力
经过多轮修改、反复打磨,专题研究报告既细致梳理了存在问题,还汲取了诸多可借鉴学习的经验方法,重点从全面落实党的领导、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统筹推进法治和诚信建设、盯牢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省政协专题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刘宁对省政协专题研究成果给予肯定,明确了聚焦谋划“十五五”发展加强研究建言献策等“五个聚焦”的履职重点,并对政协在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等方面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提出要求。
省政协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广泛优势,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委员读书活动,影响和带动界别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及时将阅读所得倾注笔端,形成一条条掷地有声的建议。
“因平台经济产生的跑腿师傅、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他们的权益保障需要加以重视。”省政协委员乔松涛表示。省政协委员冯宏志呼吁,加快制定小区公共收益会计核算规范性文件,保障业主的知情权与查阅权。桩桩件件,于细微处见知著,彰显了委员们履职为民的情怀,凝结着基层善治的集体智慧。
“社会治理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通过一次专题议政就穷尽其理、一劳永逸。”省政协主席孔昌生表示,将牢记嘱托、笃行不怠,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紧扣“1+2+4+N”目标任务体系,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持续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