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⑥| 帅老头和倔老头

2023-11-14 13:21:04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巍巍青山,蕴藏着多少精彩的故事。11月10日,记者在新县卡房乡采访时,便遇到一位可爱的“帅老头”和一位可敬的“倔老头”。卡房乡地处大别山深处,境内九女峰绵延秀丽,滴水崖瀑布飞珠溅玉,清

 

巍巍青山,蕴藏着多少精彩的故事。11月10日,记者在新县卡房乡采访时,便遇到一位可爱的“帅老头”和一位可敬的“倔老头”。

卡房乡地处大别山深处,境内九女峰绵延秀丽,滴水崖瀑布飞珠溅玉,清秀的山水赋予这里的人们生存的智慧。

20世纪90年代,卡房乡人靠种板栗致富,家家都是“万元户”。二十多年过去了,时代日新月异,生活日异月殊。

“我现在住的还是当年建的两层小楼,那时我夸下海口,三十年不过时,不承想才二十几年,现在乡里乡亲都住上了小别墅,我这房子就落伍喽。”胡河村老支书胡铭祥感慨。

格子衬衫套西装,垂顺的裤子配一双锃亮的皮鞋。看得出,胡铭祥是一个时髦又讲究的“帅老头”。

“乡亲们都说我脑袋瓜子精。板栗价格刚开始下跌,我就砍掉板栗树改种苹果树,有人觉得可惜,想着再过两年板栗价格还会涨起来,但我没有犹豫。”胡铭祥乐呵呵地说。

果不其然,胡铭祥种苹果又挣了钱,后来随着市场变化,他又陆续改种桃树、茶树、杉树等,收益都不错。这两年,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胡铭祥也乘着政策东风,稳步扩大油茶种植面积。

微信图片_20231114072848.png

大伙都夸胡铭祥未雨绸缪,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胡铭祥说:“这和下棋一样,走一步你得看十步。致富路上,咱山里人也要长双千里眼、顺风耳。”

“帅老头”总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开过小卖部、办过锯木厂的胡铭祥,现在又跟着从事电商的女儿学起了电商销售,64岁的他还尝试着出镜直播,吸引了很多“忘年交”粉丝。

“我还想在电商领域成为‘掘金达人’呢!”说着,老人整了整身上的西装。你说这老头帅不帅。

满山青翠,无限风光。离胡河村不远的王畈村,72岁的老支书陈仁德每天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巡山”。

“我们家的100多亩山地都是他一个人料理,没有雇人。每天吃完早饭,他就往山上赶,过了中午才回来,年龄大了还是这样,倔得很。”陈仁德的老伴儿嗔怪道。

房前,几堆杉树枝码得整整齐齐。“这些除杂下来的杉树枝,都是他‘巡山’时一捆一捆扛回来的,虽说也能卖好几百块钱,可心疼他呀。”老伴儿“数落”着陈仁德。

微信图片_20231114075841.png

种杉树,护杉树,守杉树……看着一棵棵幼苗长成大树,陈仁德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坚守。

“我喜欢山,喜欢种树。杉树15年成材,有人觉得慢,你会算账就不慢。”上衣半新不旧,脚踩一双沾着土的“解放胶鞋”,陈仁德目光炯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活着一天就劳动一天,为家庭和社会作贡献。”言谈之间,透着倔强坚毅。

与杉树为友,与大山做伴,陈仁德日复一日在大山中耕耘,也收到了大山的馈赠。“去年一批杉树卖了32万元,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我觉得很满足。”老人跟记者分享他的喜悦。

说着,老人拉起记者,非要让记者随他去“巡山”,看看他喜欢的这座大山,瞅瞅他心爱的杉树林……这确实是一个“倔老头”。

微信图片_20231114073025.png

这就是“帅老头”胡铭祥和“倔老头”陈仁德的故事。

一个勇立潮头,与时俱进;一个坚守初心,始终如一。他们性格迥异,却一样勤劳智慧,敢干实干,在这一方山水中,践行着自己独到的生存智慧,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爱、可敬!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