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赛事生根 让产业开花

2025-11-04 15:11:25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响彻全场的欢呼中,中国女排传奇郎平起身挥手,向观众致意;咫尺之外的赛场上,她的弟子、中国女排功勋队长朱婷正在场边担纲指导。这是10月31日晚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全明星之夜”,这一晚

  响彻全场的欢呼中,中国女排传奇郎平起身挥手,向观众致意;咫尺之外的赛场上,她的弟子、中国女排功勋队长朱婷正在场边担纲指导。这是10月31日晚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全明星之夜”,这一晚,郑州体育馆千张门票销售一空。随着豫排联赛深入展开,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在河南新生代中传承。同时,“赛事经济”持续升温,体商文旅的融合联动渐入佳境。

  不论是满足群众需求、展示城市形象,还是推动运动项目进一步普及开展,热门赛事始终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主题进一步引导和促进体育、文化、旅游消费融合发展,到2024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再到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可以发现,通过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促进体育与商业、文旅等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已成各界共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豫排联赛以“全民参与”为核,带着打造体商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的雄心踏上征程。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赛事“落地”不难,但通过“赛事+”实现多维增值则殊为不易。在率先起跑的“村BA”“苏超”等篮球、足球赛事相继爆发、火遍大江南北之际,受众相对较窄、爱好者群体相对较小的城市排球联赛,究竟应该如何避免运作雷同、陷入影响口碑的“类比怪圈”,同时坚持创新、深耕特色,在自己的赛道上延伸赛事价值?不仅需要头脑,还需要“风暴”。

  很快,豫排联赛就用创意、诚意十足的两阶段赛事,写就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初试答卷”。豫北、豫南双赛区阶段,赛场内,饱含河南地方特色的文体节目表演轮番登场,双方“景区战队”间的“PK啦啦秀”惊艳全场,传播着赛事文化、增加着赛事看点;赛场外,两个赛区承办城市郑州、南阳近50家景区推出“定向优惠”,力促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进入第二阶段八强主客场双循环赛,豫排联赛“赛事+”再上层楼,“赛事+文旅”联动更加全面,“观赛+消费”闭环更加完善,赛事推广更加有力,民众参与更加广泛……当宋韵暖场秀、牡丹文化展演、惠济桥狮舞以及“老子”“花木兰”亮相赛场、火爆刷屏,“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的赛事主题具象成为深达基因的文化共鸣和打动人心的创新体验,带来瞬间爆表的情绪价值,令人由衷感叹,豫排联赛不但圆满“落地”,还长出了接足地气、融合体商文旅的“根”。更多的精彩花开,值得期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