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周口】通江达海 临港经济风生水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3-09-20 09:38:37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不临江不靠海,河南硬是凭着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的独特优势,走出了内陆省份通江达海的新优势,临港经济也是风生水起。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郑辉:两室一厅,90平,当地人戏说,是开着别墅去挣钱,

 不临江不靠海,河南硬是凭着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的独特优势,走出了内陆省份通江达海的新优势,临港经济也是风生水起。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郑辉:两室一厅,90平,当地人戏说,是开着别墅去挣钱,你能猜到这是哪里吗?没错,轮船,3000吨的大轮船,放眼望去,整个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上百艘2000吨以上的船艇正在同时建造,就像群龙聚首,组成这千里淮河的一道亮丽风景。

信阳市淮滨县淮航船业负责人 熊康乐:目前满负荷生产,在建的船有26艘,下水在后续装修的还有十几艘,订单陆陆续续还在订,已经排到明年十月份,从五百吨到一万吨都可以建造,技术方面都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安徽蚌埠的船长唐四辈,今年7月,经朋友介绍来到淮滨,想要建造一艘2000吨的大船,专门跑淮河航线,眼下,他的船已经完成了90%。

安徽蚌埠船长 唐四辈:十船三淮滨,它造船的名气非常大,我以前是一个小船,五十米的小船,现在造一条比较大一点的,68米的,再等一个月,选个良辰吉日,可以下水,就回家了。

信阳市淮滨县临港产业集聚区党组书记 杨勇:我们今年的这个产能,是截止目前是432艘,产值也突破了20亿元大关。

“十里造船”的兴盛,成就了淮河水系最大的滩涂造船基地,也成为造福一方的支柱产业。如今,淮滨的造船业及其所带动航运、机械制造、电力、轻工、物流、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每年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数万个,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致富的愿望。而就在此时此刻,100多公里外的周口中心港,船东张军正在检查新换的集装箱船,船上装载的是从连云港运到周口中心港54个集装箱。

船东 张军:原来只能拉煤炭,粮食现在什么货的品种也多了,煤炭、粮食,还有肥料什么的都有了,原来我们这边都没有集装箱码头,现在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货物都多了。收入什么都提高了。

张军告诉记者,打造这艘新船他投资了400万元,让他有底气换船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几年周口港的快速发展。

船东 张军:航道现在也比原来宽了,水也深了,比原来好跑太多了,现在货源也多了。现在周口往外出的全国各地都有,往江苏,还有湖南湖北哪个地方都有了,不仅往外出的多,往里进的也多。

周口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公、铁、水运非常便捷,以港口为依托,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当地发展。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集团就是看中了周口港的区位优势,投资建设了益海嘉里园区,园区旁边,企业的自建码头也正在建设中。

益海嘉里储运部主任 栾芳华:我们将来每年加工20万吨(大豆)都是可以全部通过河运过来,从内河对比铁路来说经过核算可以便宜30块钱,一吨30块钱。对比汽运来说,一吨便宜50块钱,一年像我们的物流量可以节约成本将近3000多万。

聚焦“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以港定产、以港定城,周口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已形成生物经济、临港制造、高端食品加工、生产性服务四大支柱产业。现在,除了益海嘉里,杭州娃哈哈集团、河北五得利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也已在周口落户。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