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岳静
“多亏了咱家门口的电商平台,我大棚里的蒜苗和草莓都顺利找到了买家。”2月27日,在修武县绿棵家庭农场,负责人白黎明向记者介绍,短短十几天时间,他就卖出了500多份蒜苗,收入2000多元。
春节期间,原本是大棚蔬菜和精品水果的销售旺季,准备大干一场的白黎明却因为突发的疫情傻了眼,眼看着大棚里精心打理的草莓一天天红了,蒜苗一天天长高,却没有一个顾客,原本预定好蔬菜的商家,也因为临时的关门通知而退了单子。
绿棵家庭农场占地320余亩,建设有38座日光大棚,主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今年37岁的白黎明多年在外闯荡,视野广,脑子活。面对这次危机,他也想了很多自救的法子。
第一招,是让作物生长“减速”。
草莓的生长周期随着温度、湿度而变化,如果成熟后不能够及时采摘,腐烂在地里,不仅影响之后产出的草莓品质,还需要增加一份人工成本来把腐烂的苗挖出来。于是,为了让草莓“减速”生长又不至于把苗冻坏,白黎明只有白天把大棚门打开,晚上再关上,再辅助一些生物措施,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招,是主动出击找销路。
一番精心准备后,白黎明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广告:“买草莓送十斤苹果,管送货。”再配上娇嫩欲滴媲美大片效果的草莓照片,一时间得到了很多的点赞转发,还有一些老顾客主动推荐了新的买家。
草莓的销路暂时保住了,但是一茬接着一茬长的蒜苗可咋办?期间,白黎明“冒险”开车进了一趟城,到各个农贸市场和蔬菜批发店转了一圈,紧闭的大门让他彻底绝望了,白黎明开始在心理默默盘算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
天无绝人之路。2月14日,一筹莫展的白黎明偶然在小区门口见到了一则广告:县电商中心利用“电靓修武”电商平台帮助农户和消费者架起产销桥梁,同心抗疫,共度时艰……
有了!白黎明眼前一亮,迅速拨通了电商平台的电话号码。很顺利,当天,修武县绿棵农场的产品就“上线”了,平台首页置顶位置,还出现了“欢迎绿棵农场入驻”的公告。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不仅如此,“电靓修武”电商平台还严格实施疫情管控措施,对货物包装、配送人员、运送车辆等环节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让群众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菜篮子”的安全。
手机下单,即刻取货。很快,白黎明就感受到了电商的速度,手机客户端“嘀嘀”一声,他就马上开始准备打包,有时候一个人忙不过来,还招呼着家人过来帮忙,疫情笼罩下,白黎明的农场又重现了生机。
不用找客户,不用谈价钱,不用去送货,就这样,原本有可能要烂在地里的蔬菜水果,就这样搭乘电商“快车”,变成了实打实的钞票,白黎明的心终于踏实了。
■相关新闻
点赞!“金燕e购”线上送温暖线下助抗疫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 王普
“送货上门,真是太方便了,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2月29日中午,家住焦作市锦祥花园小区的张先生在网上下单后,很快在小区门口就拿到了自己想买的胡萝卜、红薯、青椒、食用油、袋装米。
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市民减少了外出频次,选择宅在家中。如何让市民每天都能在家吃到新鲜菜,让农户积压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焦作市农信社(农商银行)积极筹划、迅速行动,开展“宅家采购不用愁,金燕e购解民忧”活动,充分发挥“金燕e购”电商平台“线上直通桥”作用,让市民安心“宅”在家,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订单配送到家,有效解决客户销售难的问题。
据了解,焦作市农信社(农商银行)主动担起地方金融战“疫”的社会责任,提升疫情时期金融服务工作水平,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行动和金融服务,做到抗疫和业务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专题召开了“宅家采购不用愁,金燕e购解民忧”活动视频会议,对此项活动全面安排部署。
组织10家行社员工,进企业、到田间、访农户,详细了解困难企业和农户产品滞压多、销售渠道窄的痛点难点,对客户适用于线上销售的商品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底。
积极帮助客户建立商户注册、商品上架快速通道,为困难客户架起线上销售通道。选择辖内信誉良好、商品质量有保证、供应量充足、有配送能力的优质商户入驻金燕e购,以单品零售或套餐打包销售方式在“金燕e购”电商平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生活日用品,实现用户线上下单、商家线下配送的无接触销售服务。
通过编发操作指南,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推广,通过员工传帮带,使客户形成线上业务习惯。实行赠送礼品、幸运抽奖等活动,丰富线上获客、活客、留客渠道,助推客户引流、业务增长。
同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专门开通“宅家e购”专区的“抗疫专区”,为客户搭建专业化、人性化的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防疫阻击战,实现金融服务与社会责任同频共振。
“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金燕e购’平台购物7177笔,拓展商户90户,带动新增手机银行客户2733户。”焦作市农信办主任刘宏伟介绍。
责编 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