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3月22日,周口市太康县发现本轮疫情的第一个确诊病例。省、市、县三级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太康按下了“暂停键”。划定封控区,查找传染源,设立防护点,打响阻击战……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疫”行动,迅速在太康全面铺开。
医护人员迅速响应,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3月23日凌晨,周口市卫健委组织的各支医疗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前往太康汇合。截至3月28日14时,累计抽调了5200名专业采样人员进驻太康,设立了1418个核酸检测点,确保每天能完成太康县120万常住人口的取样和检测。记者在吉祥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看到,核酸检测组的工作人员裹着厚厚的防护服,正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逐一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扫码、登记、取咽拭子……防护服下,医务人员的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流淌,沉重的步伐下,他们步履不停。
“我们是周口市中心医院第二批核酸采集队的成员,今天呢已经是我们来太康的第十三天,以前我们从全员采集核酸到入户的混采,到现在我们只做重点人群的采集。在这几天的工作中,我们整个协调工作做得都非常好,在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在社区人员的支持中,在公安民警的帮助下,我们整个团队进行地非常顺畅,和居民配合的也非常好,所以我相信我们太康一定会赢来全面的胜利。”周口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孔娟告诉记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太康县广大党员志愿者也在勠力同心、社区群众抗疫接力……从3月22日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后,太康县老冢镇土楼行政村支部书记孟雪丽就绷紧了一根弦。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这件涉及千头万绪的头等大事,她更是调整为24小时“超长待机”模式,无论是在核酸检测点还是“敲门行动”入门入户,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说,她的目标是土楼行政村不出现一例病例,土楼行政村必须平安度过此次疫情。
“现在疫情防控处在紧要关头,正缺人手,我最了解我们村里的情况,他们需要我,只要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健康,我做出点牺牲不算什么。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赶快过去,咱老百姓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太康县老冢镇土楼行政村支部书记孟雪丽动情地说。
在这次太康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既有无数“逆行者”的大义担当,也有来自爱心人士的温暖帮助。社会各界积极主动,一支支志愿队伍,在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下,有序对太康伸出援手,爱心物资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彰显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太康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大动力。
“自太康县发生疫情以来,全社会都在共同参与防疫工作,我们作为太康县的一家本土企业理应与太康人民一起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希望这次捐赠能为太康县一线防疫工作尽微薄之力。我们将履行好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抗疫行动,为守护太康这座城市、守护共同的家园贡献力量。”爱心人士徐俊告诉记者。
疫情防控考验耐力。历经20多日严格管控,数万干部群众在一线拼搏,目前。太康已经实现社会面和隔离点“双清零”。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广大防疫工作者的不舍昼夜、连续奋战,百万居民的众志成城、同心同向,犹如一剂“强心针”,让太康人民信心百倍、从容应对。
“在此次太康县疫情防控工作中,正是因为有许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同志挺身而出,熬最长的夜,爬最高的楼,坚守着每个岗位,有的亲人离世、不能床前尽孝,有的接续奋战、晕倒在工作现场,有的带病坚守岗位、轻伤不下火线,从力保新鲜蔬菜供应“不断档”到社会各界爱心捐赠共抗疫,从为群众送去“救命药”到群众自觉居家隔离防疫,从省市县一体协同作战到党群同心众志成城……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我们相信疫情终会散去,繁华必将如常。”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超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璐 太康台
编辑: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