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周口是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年来,围绕农业资源大市向农业产业强市转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工业化的理念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农”字号工业。目前,周口食品加工已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一粒粮做成了大产业。
立春节气一过,黄泛区尹坡村村民尹同军到田里查看小麦生长情况的次数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家十亩地种的全部是贵州茅台酒厂酿酒用的泛麦8号。不仅产量高,价格还比市场高出一毛多钱,管理好小麦就能多卖钱。
黄泛区尹坡村村民尹同军说:“一亩地多打200多斤,这个价格高,那一亩地都是多卖三四百块钱,十亩麦多卖三四千元,这是同样的投资同样的人工,多卖的就等于净收入。”
泛麦8号是黄泛区地神种业培育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除保留优质高产的特性外,主要用于酿酒,周口38万亩的生产基地,已成为茅台、剑南春、国台、古井等近百家酒厂专供品种。负责人王永锋告诉记者,培育“酒用小麦”是地神种业实施改革兴种,寻求突破的关键之举。2020年,地神种业销售种子6000万斤,2021年有望突破1亿斤。
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锋说:“我们培育出来了泛麦8号、茅曲1号等酿酒专用小麦品种,拓展了产业链,使咱们种子的溢价超过15%左右。通过订单的模式使咱们这些基地农户得到了丰收和收益,实现了一粒种子从农田走向餐桌的质的飞跃。”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近年来,周口市坚定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化以“四优四化”为重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周口粮食产量首次跨越185亿斤台阶,达到186.86亿斤。丰富的粮食资源有力支撑了食品产业发展,位于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碧海食品是一家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不出周口就能全部搞定。今年,企业又新建了早餐面点车间,进一步扩大生产。
河南碧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洪伟说:“因为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实现了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2021年,我们新建了标准化早餐面点车间一座,可以再带动就业200人,年产值可以实现2亿元,丰富的粮食资源是我们企业做大做强最大的底气。”
目前,周口食品加工产业初步形成以小麦加工、食用油、肉制品、面制品、饮料、休闲食品、调味品、饲料加工等八大行业。先后打造出了金丹乳酸亚洲第一、五得利单体面粉加工能力全国第一、益海粮油生产能力全省第一等多个工业企业第一。在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米经过发酵做成了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等产品,身价倍增。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塑料、纤维、生物降解材料等20多个领域。特别是聚乳酸,采用有机胍为催化剂定向聚合合成丙交酯、聚乳酸,技术为世界首创,预计2025年公司产值可达30亿元。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中华说:“我们金丹公司立足亚洲,在世界上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现在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以及非洲市场和澳洲市场,都有我们的很多客户,我们产品已经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个这些市场占我们产品销量的40%左右。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国际上布局,在国外建厂,进一步增大我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统计显示,周口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经营收入达800多亿元,产值超十亿企业20多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500亿,食品加工产业位居河南省前列。
周口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华说:“下一步,我们要以建设周口国家农高区为契机,进一步擦亮“中原粮仓”名片,进一步打造“中原菜都”品牌,进一步创建“畜牧强市”标杆。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升级、延链增值,到十四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0家以上,经营收入达1000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省级100家、市级300家,辐射带动6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楚超瑾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