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为适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标准、新规则、新要求,市智慧城管综合运行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工作部署,采取新装和资源共享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转变。
4月13日,记者在中原路、周口大道等多条道路看到,市智慧城管综合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对新安装的视频监控逐个进行运行调试。据悉,最新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其中一条就是以调取监控方式代替以往的实地测评来考察城市管理情况。主要涉及主次干道、商业大街、景区景点、医院、夜市、大型商场等10类场所。
施工项目负责人程磊说:“接到创文任务之后,我们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攻坚小组,根据路段、点位分布,制定合理施工方案、责任分工到人、紧盯施工进度。前后组织了近30个施工单位参与施工,加班加点,中间克服下雨等恶劣天气,最终按期保质完成了任务。目前该项目已具备上线试用条件。下一步,我们抽专人成立维护小组,定期巡检排查隐患,提供7×24小时运维服务,确保项目正常运行,高质量保障创文工作。”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最新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的调整和变化,市智慧城管综合运行中心新增设了191个视频监控。同时,为提升监控覆盖面,又对接公安、住建等部门的视屏监控2200多个进行资源共享。每天由专职人员负责视频监控管理,随时监管不文明行为及影响市容市貌现象,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生成案件,进行案件分派,形成“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式工作模式,全力保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市智慧城管综合运行中心副主任姚醒龙表示:“我们与各区各部门沟通协调,经过加班加点的紧张施工,中心城区新增设191个部位的监控摄像头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己通电并网,具备随时查看的条件,实现视频监控‘点位精准、布局合理、画面清晰、场面可控’。接下来我们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开展常态化检查维护,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稳定运行,做到‘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力做好‘创文’迎检工作。”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雷 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