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重塑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1-12-10 10:24:2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农业是周口最大的优势,是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基。楼阳生书记在我市调研时指出,要在确保粮食产量、效益不降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同时,开采好现代农业这个“富矿”,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创新发展

本台讯 农业是周口最大的优势,是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基。楼阳生书记在我市调研时指出,要在确保粮食产量、效益不降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同时,开采好现代农业这个“富矿”,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创新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做好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

初冬时节,在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标准粮田里,农技人员仔细查看麦田里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今年冬小麦播种进度快、农民灌溉及时,小麦普遍长势良好,麦田呈现出苗全苗齐的喜人景象。

郸城县种植大户于培康说:“今年小麦苗情不错,咱们这农业基础设施很完善,专家指导也及时到位,对明年小麦再夺丰收很有信心。”

农业种植不仅要高产,更要高效。楼阳生书记在我市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实施好间作、轮作、套作,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让吨粮田成为万元田,这更加明确了周口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柴建振表示:“郸城作为周口国家农高区的核心区,对照楼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而光荣。要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前提下,以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开展高产创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以满足主导产业原材料需求为方向,积极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种植,加快全县种植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群众来自农业种植的收入,最终实现“吨粮田变万元田”的发展目标。”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在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楼阳生与育种实验室研发人员深入交流,鼓励他们瞄准种业关键技术、重点品种研发,引育一流人才,多出一流成果,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更大贡献。楼阳生书记的指示要求,指明了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增强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这两天,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把更多高产、抗逆、优质的基因聚合在新品种中,成为了他们的努力方向。

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党委书记谢付振表示:“楼书记对种业发展非常重视,给我们提出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育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我们要加快提升种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突破育种极限,培育出更多的优质良种,做大做优做强“周粮”品牌,让中国人饭碗中装有更多周口粮。”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这对周口来说,感受尤为深刻。在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楼阳生书记指出,要开采好现代农业这个“富矿”,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创新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做好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加速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这个短板,把粮食变成食品、商品,进工厂、上餐桌、装口袋。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从亮表示,金丹科技公司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楼阳生书记调研指示要求上来,特别是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创新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做好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的要求,积极推动落实,通过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拓展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层次,全力打造“玉米--淀粉---乳酸--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制品--水和二氧化碳——农作物吸收利用”全产业链,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粮食深加工的绿色循环。  

目前,金丹乳酸科技年加工转化玉米30万吨。从玉米到淀粉(糖),再到乳酸、聚乳酸,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实现了从卖原粮向食品和新材料的就地转化。

近年来,我市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破题,依托小麦、玉米、杂粮杂豆等优质粮食资源,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业,深度开发“原字号”,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产粮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型。目前,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已经启动,将重点建设小麦精深加工园、玉米精深加工园、医药产业园、创新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勋英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